為什麼棒球投手容易受傷?肩膀、手肘傷害解析

編輯/魏琪芳(大衛編)

「投手又不用每一場比賽都上,就算上場也常常只是站在那邊,又不用跑來跑去,是在受傷什麼啦!」你也曾聽過有人這樣批評投手嗎?熱愛棒球的你想為投手抱不平?還是你就是投球傷害的苦主!

先前我們已經討論過肩膀的常見傷害——肩夾擠症候群(還沒看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〈舉手就肩膀好痛痛?!你也有肩夾擠症候群嗎?〉),文中提到這種傷害就是常見於棒球投手身上喔!今天要從肩膀的構造以及投球的動作過程入手,繼續談投球傷害的成因,除了肩夾擠症候群之外,像是關節唇撕裂傷、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也都是投手常見的運動傷害,一起來看看傷害是如何造成的吧!

研究顯示投球真的很苦命

根據 2016年的研究 Epidemiology of shoulder and elbow pain in youth baseball players 表示,在1563名7-12 歲的棒球球員中,15.9%的球員有過肩膀痛的問題,29.2%手肘疼痛。另一篇2018 年的研究 Injury Prevention in Baseball: from Youth to the Pros 表示8-18歲的青少棒選手中,74%的選手在投擲棒球時有手臂疼痛的狀況,其他是23% 的球員有過度使用所造成的受傷史,由此可見棒球投手的運動傷害是相當值得注意的!

要瞭解肩膀與手肘在投球運動中的悲情職災,我們必須要分別介紹兩個部位的工作分配!

悲情主角:肩膀

肩膀是全身關節中活動角度、範圍最多元最廣的一個關節,所以有極大機率會犧牲掉很多穩定度。

悲情主角旁邊一定會有很多悲情配角,也就是那些負責拉住肩關節的肌肉、韌帶、軟組織們,例如棘上肌、肩關節唇、肩胛骨和附近的肌肉等等。每當肩關節出狀況,這些周邊韌帶和軟組織就會紛紛陪著關節一起受難。如下圖呈現,肩關節周圍佈滿重要的肌肉與韌帶,只要肌肉與關節之間的位置沒有配合好,或是過度使用引起發炎,疼痛就會產生,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關係!

圖片來源:《好痛痛》,頁125。

最大壓力承受處:手肘

相較於肩膀和手腕都是靈活擺動與轉動的活動關節,手肘是相對穩定的關節,負責整個上肢的調節。

投手投球的時候經常會過度外轉手肘,想藉此增加球速,但也因此容易造成手肘受傷,也就是我們下文會分享的「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」。

為了更瞭解投球的狀況,我們來看投球的連續動作過程:

  • Wind-Up:抬腳階段。通常不太會受傷。
  • Stride:跨步。同樣很少受傷。
  • Arm Cocking:舉起球準備往前投擲。如果有一瞬間感到疼痛、痠軟無力,那有可能就是肩夾擠症候群。其他常見傷害還有旋轉肌撕裂傷、肩關節唇撕裂傷、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。主因為此時是肩膀、手臂壓力最大的時期。
  • Arm Acceleration:身體旋轉到一半準備投出球,最大加速在手臂的階段。常見的傷害也是肩夾擠症候群、旋轉肌撕裂傷、肩關節唇撕裂傷、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。
  • Arm Deceleration:球投出後,手臂開始做減速動作。此時通常不會造成明顯的傷害。
  • Follow Through:減速的後半段,此時投球手臂已幾乎落、垂下。如果手臂和身體的旋轉沒有做確實,減速不完全,擔任減速肌群的旋轉肌群會容易有撕裂傷發生。

簡要了解投球的完整動作行程之後,要來跟大家聊聊上面出現過的兩種常見重要傷害——關節唇撕裂傷和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!

投手的絕症:關節唇撕裂傷

知名的棒球選手王建民曾經因為關節唇撕裂(Labrum tear)開刀,相信很多資深棒球迷對這件事都還有印象。關節唇撕裂號稱投手的絕症,因為只要投手得到這種傷害,即使開刀縫合後,投球的表現也會大打折扣,職業生涯很容易因此走下坡。

關節唇是一個像吸盤的構造,他會吸住上臂骨頭(肱骨),讓肱骨好好待在關節裡面以免脫自。但是我們在投球的時候,肩膀會大角度外轉和向後延伸,這會讓肩關節唇需要非常努力去拉住肱骨以避免脫臼,肩關節唇自己也會承受相當程度的拉扯。久了之後,肩關節唇便會脫落,之後肩膀會開始不穩定,進而引發許多問題,其中一個是先前提到的「肩夾擠症候群」。大家可以看下圖,肩關節唇的位置會幫助穩定肱骨。

圖片來源:《好痛痛》,頁132。

為了降低肩關節唇撕裂傷發生的機率,現在美式的投手開始不再把肩膀向後延伸太多,而是多利用身體旋轉的力量來增加球速,避免肩關節唇受到太多的拉力。

治療面而言,肩關節唇的治療類似肩夾擠症候群,會先從消炎、止痛開始,急性期過後也可能使用增生療法或是類固醇注射。如果非常嚴重的話會需要動手術。

物理治療上也是從改善動作控制的方向下手,因為肩關節唇撕裂傷的投手通常也會有肩胛骨動作不理想的問題。

一般來說,非職業球員,或是非高競技水準的投手,比較不會遇到肩關節唇撕裂傷,因為投球數還沒那麼多。但是肩夾擠的狀況在不分程度的投手身上都可能遇到。

韌帶壓力大: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

除了肩膀,手肘也是投手常常受傷的部位。知名旅外選手郭泓志就為了手肘韌帶的問題開了八次刀。為什麼手肘的內側副韌帶容易受傷?

回到剛剛投球的動作階段說明,從Arm Cocking 到 Arm Acceleration會需要把前臂大角度外轉,這個動作對手肘的內側副韌帶壓力很大,經過上萬次的投球後,手肘內側副韌帶就可能會撕裂甚至斷裂。大家可以在下圖中看到內側副韌帶的位置:

圖片來源:《好痛痛》,頁134。

這其實是一個嚴重且普遍的問題,許多年輕投手在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動過大名鼎鼎的Tommy John 手術了,就是修補投手內側副韌帶的手術。

肩關節細節多,活動度與相關訓練不可少

由投球活動過程可以知道,肩關節的傷害大致上會落在這三種——肩夾擠症候群、肩關節唇撕裂傷,以及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傷,從下面這張圖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多種傷害之間的關聯。不同韌帶、關節之間的傷痛都息息相關,整個肩關節以及周圍肌肉、韌帶的訓練和活動度成為避免受傷的關鍵!

圖片來源:《好痛痛》,頁134。

肩膀周邊訓練小撇步|駝背沒精神怎麼辦?三招快速改善!

棒球投手為了避免上述那些傷害,會從專項運動的角度協助改善肩關節周邊的肌肉、韌帶以及軟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與位置,但是難道一般運動愛好者就不可能會發生這種傷害嗎?有關肩膀以及上肢的活動度,都是日常會遇到的小毛病喔!如果沒有注意到自身姿勢或是平常活動的方式,肩關節的疼痛毛病一樣會找上門,今天透過三招動作來改善生活中會遇到的肩膀、上肢問題吧!

參考資料:

好痛痛醫療資訊站著:《好痛痛——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教練聯手救治你的運動傷害》(台北市:深石數位,2019)。

延伸閱讀: